商品期权上市已经满月,大致运行状况可算是稳妥,接下来要开始面对市场的成长与扩大,面临的挑战是一般投资者与产业客户的熟悉过程,需要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工作,以及各类投资者自我探索与熟悉过程,依照国际市场发展经验,期权的熟练过程确实比期货还要久,相对门坎较高,这样的试探过程,对投资者来说,难免有些伤损,所以想提醒投资者一些极其重要的观念与交易心理,不要在期权市场犯这样的错,因为代价将比期货市场大得多,以下用一部经典电影黑鹰坠落(Black Hawk Down)当成借鉴。
美军在索马里的一次行动中,意外受到顽强的抵抗,本来预计1-2小时就要结束的任务,最后变成将近一天一夜的滥仗,并且需要出动联合国部队救援才能全身而退,伤亡超出预期很多,这样沉重代价的背后,除了轻敌之外,指挥官的一句话我觉得才是全部的关键,这句话就是:『不能放弃任何一位战友,即使是尸体都要找回来』,导致大部分的行动都变成抢救战友,以致受制更深,而原始的任务是啥也早已不重要了。
大家常常习惯把多空比喻为对峙的两军,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对手应战的心理,推估对方最后的底限或者弱点,然后想办法给予致命的一击,这样的逻辑推演过程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,但实务上好像又不是这样,而我认为最大的差距在于有没有指挥官,军队的指令当然由指挥官统一发号施令,但操作多空的任何一方并无统一发令者,该集体行为必须由站在同方向的全体达成相当的共识,才会自然反应在价格行为上,有时共识强到坚不可催,价格走势势如破竹,有时却分歧的像是一盘散沙,任凭对手予取予求,价格走势的指挥权似有若无,参与者常常无所适从,不若军队指令的明确,同时这群人有时看似立场明确的两群,有时又像方向混乱的一堆,随时都有人自由变换立场,有时你的对手弱到只剩微小的一群,有时又变成整个市场都是你的敌人,这当然与两军对战只有一个敌人有着极大的不同。
敌人的身分与数量不明是衍生品操作最难的环节,因为很难预先拟定相当的应对策略,所以多数时间决战的关键反而是临场应变的能力,也因为这样就更加不能养成错误的习惯,譬如大家常常遇到一些品种单边的跌势,因为跌幅与跌势都太出乎意料,使得参与者自然倾向多方思考,任何操作习性的投资人,都会很想出手站在多方,一旦出手之后,错误的关键就来了,因为投资人常常先用小部位试探,对了还没关系,如果错了就会习惯派出救援部队企图把之前的小部位救回来,有些救援部位还分成很多批,等到救援部队都派出去之后,却发现已经陷入太深,几乎动弹不得,只要市场稍加变动,整个部位就会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,这不就很像美军整个黑应计划结果,最后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,因为大家也是秉持不能放弃任何一位战友的观念。
或许是大家太熟悉证券市场或现货市场的缘故,才会习惯以分批承接或者布局的方式应对,但是期货与期权操作几乎没有布局的概念,因为价格跑动速度通常很快,无所谓布局与否,至于分批承接就更加凶险,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价格于下跌过程中,分成几次的介入行为,这个动作本身应无对错,关键在于合适与否,保证金交易的特性,当你可以用分批承接的方式操作,通常代表第一批介入的部位不是处于赚钱状态,如果部位或资金稍微配置不好,或是介入价格不佳,很容易就陷入启动风险控制手段的边缘,如果具有管理部位能力者还好,差的人可能一次就被市场击垮。
金融操作除了进场点与出场点都要不错之外,何时要有多少部位在手上其实更显得重要,我认为大家必须要有放弃已经相当残缺部位的勇气,不是随时随地都想全力救援,必要时丢脸一下也是一定要有的认知,而不能放任整个部队的损失只为了换得个人的面子与尊严。